中国—东盟交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在南宁成立
9月16日上午,中国—东盟交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在广西南宁成立,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构筑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赋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9月16日上午,中国—东盟交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在广西南宁成立,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构筑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赋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新华社南宁9月19日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加速迭代,从农业、服务业到制造业等众多行业,从业者们都在思考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生产和生活。这一趋势下,山水相依、人文相亲的中国与东盟正以开放合作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更多行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新华网里约热内卢7月18日电 (记者廖思维 朱雨博)昊盛科技集团董事长、恒美光电董事长陈融圣1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媒体智库高端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全球传播格局与发展路径,金砖国家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技术协同与产业合作,构建更加平衡、包容、有韧性的AI合作生态。
2025年6月24日,为期三天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在本次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首批人工智能创新MINDS获奖名单,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脉盛”)凭借卓越技术与创新成果,与全球知名科技巨头西门子、施耐德电气、富士康等18家企业一同跻身这一极具分量的首批领袖行列,在全球产业界引发高度关注。
据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路透社10日报道,美国白宫人工智能(AI)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戴维·萨克斯当天表示,中国在AI模型领域仅落后美国3到6个月,并警告称,若政府过度监管AI产业,可能会使美国失去主导地位,把市场拱手让给中国。
工信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2023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圳)创业大赛
人工智能融入人口发展,可以科学、经济、有效地为人口发展战略提出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要基于我国人工智能自主技术路线推进人口发展应用,要重视有关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还应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应用能力,让人工智能更好辅助人口发展战略。
从无人驾驶汽车、快递机器人,到手机语音助手、面部识别软件,人工智能正全方位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元宇宙”话题频频冲上热搜,让人们对未来的智能生活充满向往。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步入军事和安全领域,机器狗、巡飞弹、无人机等武器装备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正在颠覆人们对传统战争形态的认知。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突破了一批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了制造、交通、医疗、民生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效应逐渐加深。人工智能发展的动力在创新、关键在赋能、根本在人才,要以首届“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为契机,以创新为驱动、以需求为引领、以育人为抓手,加快构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良好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