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渐入佳境
近年来,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广州、上海等地启动氢燃料电池网约车。有观点认为,网约车试点开启并常态化运营后,下一个要攻克的难题是氢燃料电池家用轿车的推广和普及。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预计要到“十四五”结束后。陈平也认为,乘用车燃料电池的市场拐点或在2025年左右到来。
近年来,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广州、上海等地启动氢燃料电池网约车。有观点认为,网约车试点开启并常态化运营后,下一个要攻克的难题是氢燃料电池家用轿车的推广和普及。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预计要到“十四五”结束后。陈平也认为,乘用车燃料电池的市场拐点或在2025年左右到来。
青年是科技创新人才中的生力军,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科技力量。如何让青年才俊潜心研究,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
人工智能融入人口发展,可以科学、经济、有效地为人口发展战略提出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要基于我国人工智能自主技术路线推进人口发展应用,要重视有关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还应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应用能力,让人工智能更好辅助人口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新型成组技术、高镍无钴电池、半固态电池等突破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还在500公里区间,今年又进一步提升到600公里甚至更高的续航能力。”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晓明介绍说,新能源汽车在电池能量密度、电耗效率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明显提升,给消费者带来更大信心。
智能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天涯海角迎来信息生活新图景……十年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化工作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以“统一、简化、选优、协调”的工作原理,有效解决了国家法规、政策方针在落地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有助于推动“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用户痛点与市场需求,以硬核技术和产品能力为保障,极空间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属存储设备)的技术架构之上,充分利用近10年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成果,融合各种应用服务功能打造了软硬件一体的数据解决方案,其核心功能是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同时提供针对这些存储内容的软件应用服务。
5.5G是在5G业务规模不断增长,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速的趋势下,面向2025年到2030年规划的通信技术,是对5G应用场景的增强和扩展。具体看,5.5G在下行和上行传输速率上对比5G有望提升10倍,网络接入速率达到10Gbps(10G比特每秒,换算成下载速率为每秒1.25G),同时保障毫秒级时延。
对于数字孪生行业前景,郝海生认为,智能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数字孪生,科技元宇宙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数字孪生。
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为算力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近年来工信部积极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夯实,算力总规模排名全球第二;算力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更加合理;算力融合应用加速涌现,算力产业生态逐步完善。